什么是Build in public
顾名思义,Build in public就是在公共视野中构建(产品)。
传统的企业创建模式更多倾向于在一个较为隐蔽的环境里构建出一个具备独特优势的产品,这一过程的重点就在于将独创性的idea或者独特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一个具象的产品。这有一点像憋大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蓄力以后打出高额的伤害——建立别人无法很快超越的壁垒。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在竞争充分的环境里如果过早地暴露,一个绝佳的idea毫无疑问会吸引到过多的关注,进而被模仿甚至被恶意地破坏。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无法避免的系统性风险——idea到底行不行,只有在最终蓄力完成以后才能最终确认。而结果的不确定性毫无疑问使得蓄力变得更为煎熬,也更加难以坚持(主观和客观上),并且坚持到最后也未必是有用的产品。
Build in public的思路恰恰相反,它鼓励创业者把整个产品的构建过程暴露在公众视野中。这可能是由于软件工程领域的诸多产出构成了一个神奇的结果:我们有了敏捷开发,有了开源,有了社交媒体,因而可以从一开始就可以直接接触用户,并时刻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反馈修正产品的方向,进而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
在开源软件社区,这一实践已经颇有历史,从Linux这样的开源先驱,到现在的github,开发者对Build in public已经习以为常。而在众筹火起来以后,这股风也烧到了更多领域,不少优秀的产品就是来自于idea+众筹,比如Oculus。
我在《小而美》一书中第一次听说这种方法论以后,顿时联想到了魅族、小米、一加、锤子、酷安、微信读书。这些产品都曾经在某个时期拥有一大批忠实的用户,也都曾经拥有相当不错的粉丝口碑。不同于苹果式的“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他们的完善过程相当粗暴——1.维护一个社区;2.收集社区对产品的反馈和需求; 3. 满足社区的期待。
这就好像兵法中的“守正用奇”。以正合,以奇胜,满足用户的期望是正,而偶尔超出期望的效果就是奇。只有足够多的正,才能支撑出偶尔兴奋型的奇。这大概就是我理想中的创业方式和路径。